把伊春打造为最美生态功能区——访十八大代表、黑龙江省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中国绿色时报12月18日报道(记者金毅通讯员李敬泽)党的十八大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黑龙江省伊春市作为全国重点国有林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伊春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采取什么措施、发挥怎样的作用?日前,《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了十八大代表、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王爱文说,作为伊春市七万八千多名党员的代表,参加这次举世瞩目的盛会,感受颇深,深受鼓舞。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集中论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系统性地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作出了全面部署。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伊春林区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更要自觉地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高举生态文明旗帜,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保护与转型发展之路,努力把伊春建成中国最好的生态功能区,为建设大美龙江、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王爱文认为,党的十八大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为伊春林区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伊春在全国国有林区中开发最早,贡献很大,但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最早,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最早,使我们在实践探索中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感悟也最深刻。我们一定要在巩固保护和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准定位,牢记使命,更加坚定地高举生态文明旗帜,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全面地抓好生态保护和转型发展,切实担负起为国家贡献生态的历史责任。王爱文说,伊春地处小兴安岭腹地,是我国开发最早的重点国有林区和老森林工业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素有祖国林都、红松故乡的美誉。
作为东北天然生态屏障和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春林区拥有森林面积400万公顷,占中国重点国有林区林地总面积的13%;活立木总蓄积达2.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6.5%。据中国林科院专家组测定,伊春的森林和湿地资产总价值达1.26万亿元,每年为国家贡献生态服务价值1733亿元,在生态战略全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2011年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
这对保障区域生态平衡,维护国土安全,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王爱文表示,伊春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打造全国最好的生态功能区,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大力探索林区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进一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文化培育、民生改善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实现林区的科学发展、永续发展,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王爱文表示,着眼于国家和省建设美丽中国及大美龙江的战略部署,力争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伊春林区的森林生态恢复到上个世纪50年代的水平,建成生态基本平衡、生态群落丰富、生态产品充足、生态资源优良、生态资产富有、生态制度健全的国家生态富集先导区。
结合实施天保二期工程,完善红松、水曲柳、黄菠萝等针阔树种保护办法,逐步把各类经济林、野生药材、山野菜等植物全部纳入保护范围;将境内40万公顷相对集中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尽快整合升级为国家大型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快建立动、植物种类保护名录和物种保护信息库,建设完善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区、迁徙与繁衍基地。突出抓好中幼林抚育、人工造林、低质低效林改造,不断提升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实现林木蓄积量每年净增700万立方米以上。重点抓好域内坡耕地、地表植被已破坏的山坡地、超采造成森林植被破坏的陡坡山地、矿山及修路等工程建设形成的废弃地等生态破坏严重区域的生态修复和治理,为小兴安岭生态整体恢复创造条件。
为实现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愿景作出积极贡献。王爱文表示,坚持生态保护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理念不动摇,努力把伊春建成国家功能完善的生态产业聚集区、林业经济转型示范区、生态经济先行区。力争到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省上游行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按照林业经济林中发展、林区工业林外发展的思路,坚持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产业功能分区,提高产业集中度、人口积聚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木材依赖,减少人口破坏,实现以最小的空间释放最大的产业潜能,以最少的资源利用获取最多的产业裂变。
集中打造以森林生态旅游业、森林食品、药业、矿业与冶金建材为主导的3+X产业框架体系,加快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要素向园区集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产业链的延伸与闭合,走产业循环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生态型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的林区新型产业结构。王爱文说,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伊春三次创业、加快转型跨越的精神动力,着力培育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林区特色文化体系,打造具有伊春特色的生态文化示范区。
在全社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和三优文明城市为依托,深入开展国家级、省级生态县(市)区(局)创建活动。
制定实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倡导绿色发展、绿色消费、绿色生活新方式。力争通过两年的努力,进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深入实施6541工程,大力培育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生态文化、创业文化、旅游文化等林区特色文化体系,建成一批以恐龙文化、森林文化、创业文化、湿地文化等具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公共文化设施,做大文化产业,将伊春打造成省内外著名的创作之都、会展新城、森博名市、文旅特区。
王爱文表示,以二度城市化、城乡一体化为牵动,围绕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城市定位,突出生态为魂、欧典为型、旅游为绳、宜居为本的理念,构建山水园林型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向林区城镇自然化、商业区精品化、工矿区花园化、农业区整洁化、边贸区国际化的目标迈进。力争在3年内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彻底改变林区人民的居住条件。力争5年内,完成全市各地的老城区改造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打造各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
在3到5年内将全市现有的199个林场所整合撤并到121个,引导人口向中心城镇、中心林场集聚。同时,加快养老养生、休闲度假等项目开发建设,推进旅游地产业提档升级,为外来人口创造更好的生态旅游和居住条件,让更多的人共享伊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坚持把就业和增收作为民生工作的首要任务,全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拓宽创业、就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尽快缩小区域、行业、群体之间的差距,确保到2020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达到全国中上游水平。不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继续保持市级财政总支出60%以上用于民生的比例。5年内,全市建成公办及民办幼儿园100所,到2016年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基础教育确保跨入全省先进行列。
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完善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卫生服务机构普及率达到100%。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尽快把伊春建成中国候鸟式生活名城。王爱文说,党的十八大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号角。
伊春林区有决心、有信心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并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伊春建成全国最好的生态功能区,共同跨入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为建设大美龙江、美丽中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澳门welcome娱乐-www.hhby100.com